中国穴位埋线疗法系列讲座(九) 穴位埋线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慢性支气管炎以咳、痰、喘为主要临床症状,属于中医学“咳嗽”、“痰饮”、“咳喘”等疾病范围。它的发生和发展中医学认为和肺、脾、肾三脏功能的失调和衰退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脾、肾阳虚是本病主要的病理基础,特别是肾脏的衰惫。古人有“肺不伤不咳,脾不伤不久咳,肾不伤不喘”的论述。肺为华盖、主气司呼吸,开窍于鼻,外合皮毛,朝百脉而调水道,凡外邪侵袭首先犯肺,肺失宣降则气机上逆而致咳嗽、喘促。如果久咳不愈则肺气受损,表卫失固,机体抗御外邪能力下降,也容易招致外感六淫之邪的侵袭造成反复咳嗽。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具有运化水谷和输布精微的作用。饮食入胃靠脾的运化、吸收,使水谷精微化生为气血以营养全身。如果脾阳不足则运化无权,水谷精微无以化生为气血,反而聚湿生痰,痰湿上壅于肺,造成肺失肃降而致咳嗽、痰多、气喘。肾为先天之本,主水液,藏精主骨生髓,内寓阴阳,为人体元气之根,水火之宅。根据本病的主要特点,因此健脾化痰、温肾纳气是本病治本的主要大法和要点。


   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咳嗽、咳痰及反复呼吸道感染。①长期、反复、逐渐加重的咳嗽是本病的突出表现。轻者仅在冬春季节发病,尤以清晨起床前后最明显②白天咳嗽较少。夏秋季节,咳嗽减轻或消失。重症患者则四季均咳,冬春加剧,日夜咳嗽,早晚尤为剧烈。一般痰呈白色粘液泡沫状,晨起较多,常因粘稠而不易咯出。在感染或受寒后症状迅速加剧,痰量增多,粘度增加,或呈黄色脓性痰或伴有喘息。偶因剧咳而痰中带血。③当合并呼吸道感染时,由于细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痰液阻塞及支气管管腔狭窄,可以产生气喘(喘息)症状。病人咽喉部在呼吸时发生喘鸣声,肺部听诊时有哮鸣音。④反复感染。寒冷季节或气温骤变时,容易发生反复的呼吸道感染。此时病人气喘加重,痰量明显增多且呈脓性,伴有全身乏力、畏寒、发热等。肺部出现湿性啰音,查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加等。


    本病早期多无特殊体征,在多数病人的肺底部可以听到少许湿性或干性啰音。有时在咳嗽或咯痰后可暂时消失。喘息性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时,可听到广泛的哮鸣音,喘息缓解后又消失。长期发作的病例可发现有肺气肿的征象。慢性支气管炎如果合并不可逆性气道阻塞,则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埋线取穴:大椎、风门、肺俞、定喘、 膻中、身柱。痰湿型加脾俞、丰隆,痰热型加外关、曲池,气虚型加气海、肾俞;以咳为主加孔最,喘为主加鱼际,血瘀明显加膈俞。操作方法:用注线法,用一次性埋线针,定喘穴向前下直刺进针1寸埋入线1cm;背部腧穴从穴位外0.5cm进针,向脊柱方向斜刺,进针8分,埋线1cm;膻中向上斜刺进针后,调整针尖向上平刺埋线2cm;其他穴位常规操作,3次为一疗程,以后每年秋季、初冬再如上法治疗一个疗程,连续三年,以巩固疗效。


    病例1:患者,男,69岁,退休工人,于2010年12月就诊。其患慢性支气管炎病史三十余年,平素咳嗽痰多,自感胸中憋闷闭塞不通,尤以入冬季节加重,近一个月来常因咳喘夜不能寐,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几十年间断使用中西药物抗炎、止咳治疗,症状时轻时重,反复发作,未见痊愈。来诊时证见咳喘频作,咳声重蚀,痰多,色白粘稠,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哮鸣音。X片显示:双肺纹理增重。观其舌苔白腻,脉象濡滑,辨其证属痰湿型。取主穴:大椎、风门、肺俞、定喘,又加脾俞、丰隆、鱼际,治疗一次后,患者自觉胸中透气,呼吸通畅,咳嗽气喘明显减轻,并嘱其注意保暖防寒,经3次埋线治疗,获临床痊愈。随访一年未见复发。(摘自:许涛,穴位埋线辩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2,4(5):86-87)


    病例2:患者,男,55岁。2009年1月15日就诊。因气候突变,咳嗽、咳痰、气喘6天,曾在附近医院治疗过,疗效不佳。询问病史,咳嗽、咳痰、气喘4年,每年冬春季气候变冷时发作,气候变暖时,上述症状好转。有吸烟史。阵发性咳嗽,咳痰量多,呈白色泡沫样,喘息,气短。查体体温36.40C ,胸部叩诊清音,听诊双肺呼吸音粗糙,有少许干鸣音。血常规:WBC11×lO9/L,N70%,L25%。胸片提示:慢性支气管炎。既往无结核病史。埋线治疗:以大椎穴为中心,后正中线为对称轴,在两旁从上到下做2个“八字”型羊肠线埋植,每针用线约1cm,共4针。定喘穴(单侧)“纵型”,埋线1针。1个月后,咳嗽、咳痰、气喘症状明显好转,为巩固疗效,再进行第2次羊肠线埋植,随访1年,咳嗽、咳痰、气喘症状基本消失,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鸣音,X线胸片报告:心、肺、膈未见异常。(摘自:李忠林,惠彩丽.穴位八字型埋线治疗慢性支气管炎30例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3,35(1):109-110)


    埋线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研究,从60年代起已有报告病例,且埋线治疗慢支疗效是肯定的。采用穴位埋线这一内病外治的治疗方法,体现了中医治病求本的指导思想,通过调整增强机体免疫力、抗病力,达到不药而愈的目的。


    大椎穴属督脉,督脉为阳脉之海,大椎也是手足三阳经与督脉的交会穴,具有统领一身之阳气,联络一身之阴气的作用,大椎有明显的泄热和祛邪之功,具有振奋阳气、补虚之功,并可调节阴阳,扶正固本,祛除邪气,大椎穴主治咳嗽、气喘等,有祛邪、宣肺、除“夙根”之效。风门、肺俞属足太阳经而位近肺脏,是肺脏经气输注、转输之处,有宣肺理气,清肺化痰之效;肺俞治疗一切肺疾,两穴相配可使肺气通调,清肃有权,肺之功能得以恢复;有研究表明,风门、肺俞穴所在位置与交感神经的分布密切相关,穴位局部神经丰富,呈网状分布,其相应的脏腑属同神经节段支配,刺激这些腧穴能通过神经传入中枢,兴奋交感神经,降低迷走神经的紧张度,使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系统发挥解痉止咳平喘的作用[1]。定喘穴为背部经外奇穴,对肺脏具有相对的特异性,可化痰平喘,肃降肺气,是治疗咳喘的经验效穴;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在定喘穴处针刺可使迷走神经紧张度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从而解除支气管痉孪,支气管粘膜血管收缩,渗出减少,使气道阻力降低,通气功能改善[2]。膻中为气会,主治咳嗽气短、喘息胸疼等疾病。身柱乃人体督脉中的要穴,主一身之表,主热病咳嗽,与人体免疫功能有关。肾俞、气海补之以纳肾气,肺肾气充则上有主而下能纳,气机得以升降。丰隆为祛痰之要穴,脾俞、丰隆合用取其推动中焦脾胃之气,使气行津布,痰湿得化。外关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阳维脉,为治热病之主穴。膈俞为八会穴之血会,有活血化瘀之功。孔最为肺经郄穴,鱼际为肺经荥穴,以上诸穴经实践辨证选取,扶正为主,兼以祛邪,共奏益气固本,宣肺止咳,化痰平喘之功。


    本病初起病位在肺,若未得到及时治疗或治疗失宜,则经久频作,终成宿疾而导致肺气耗损,脾虚不能化生精微造成肾虚精亏。但慢性支气管炎,由于支气管粘膜长期的非特异性炎症致使发生纤维性改变,同时又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肺气肿、肺心病等病理性改变,临床治愈难度高。所以在治疗中医患双方都要有耐心和信心,从临床治疗经过看,不管是单纯性慢支还是喘息性慢支或合并有轻度肺气肿或肺心病,疗效都是显著的,但反复发生心功能衰竭者治疗应谨慎。必须注意的是,若为急性发作期,最好先综合处理,平息症状后,再埋线治疗。


    【参考文献】


    [1]文碧玲,周华,刘保延,等.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防治慢性咳喘穴位处方探析[J].中国针灸,2010,30(8):647-652.


    [2]韦海燕,黄国东.定喘穴注射氨茶碱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应用[J].广西中医学报,2001,4(3):33.


    本文摘自(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1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东岗院区中西医结合科 兰州 730020  2庆阳市人民医院特色专科 甘肃庆阳  745000    3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内科 兰州 730000  4白银市平川区水泉卫生院埋线专科 甘肃白银 730916  杨才德1   包金莲1  李玉琴 1  龚旺梅2    田瑞瑞1    宋建成1 于灵芝1  程  涛3   魏  兵1  高政政4  侯玉玲1 周承蕊1)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 首页
  • 投稿热线
  • 留言
  • 位置
  • 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