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专家探讨晚期胃癌

[摘要]李平教授提出“元气化生异常,内生瘤毒”是恶性肿瘤形成的根本原因,“毒至正衰”是瘤毒致病的显著特点,“毒生病络”是瘤毒增殖迁移的基础,基于对晚期胃癌发生发展、传变转归的认识,其提出了“扶正气、清瘤毒、调病络”的治疗理念,以达到改善晚期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最大限度地延长其“带瘤生存”时间的目的。


Abstract Professor Ping Li pointed out that "abnormal vitality, endogenous tumor toxicity(Liudu)" is the primary cause of malignant tumors."Duzhizhengshuai" is a distinctive feature of tumor toxin. "Dushengbingluo" is the basis for the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of tumor toxin.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occurrence, development, transformation and prognosis of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he put forward the treatment concept of "supporting healthy qi, clearing tumor toxin and regulating disease collaterals", 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and prolong their "survival time with tumor" as much as possible. 


李平,男,博士,一级主任医师,教授,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西医结合肿瘤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肿瘤病学)带头人,全国第六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特聘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山东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安徽医科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安徽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肿瘤中心主任,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院区副院长,安徽省首届、第二届“江淮名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长三角健康一体化肿瘤学科联盟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肿瘤防治联盟副主席,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学会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安徽省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主持国家自然基金1项、省级课题12项,参加编写专著多部,为高等医学院校教材《中西医结合肿瘤病学》主编,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三五”暨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临床医学专业英文版规划教材《中医学》副主编。在SCI、CN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


胃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目前全球每年新诊断胃癌病例约100万,死亡人数约为74万,2/3的胃癌患者在发展中国家,其中我国占42%。2019年全国最新癌症报告显示,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的第2位,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的第3位,由于胃癌早期缺乏典型症状及体征,80%确诊时已属于晚期胃癌,且5年生存率极低,其中不可行肿瘤根治切除术的晚期胃癌患者占20%-25%,化疗、靶向、免疫治疗等联合的综合治疗获益率不高[1]。李平教授结合多年中西医结合防治恶性肿瘤的临床经验及研究成果,提出“元气化生异常,内生瘤毒”是恶性肿瘤形成的根本原因,“毒至正衰”是瘤毒致病的显著特点,“毒生病络”是瘤毒增殖迁移的基础,基于对晚期胃癌发生发展、传变转归的认识,其提出了“扶正气、清瘤毒、调病络”的治疗理念,将中医治疗、免疫治疗、抗血管靶向、姑息化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最大限度地改善晚期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其“带瘤生存”时间[2]。


参考文献:

[1]李加桩,王凯冰,郑红艳,等.胃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2017,26(4):279-285.

[2]李平.对肿瘤病因、致病特点的再认识[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38(2):160-162.

[3]唐冠豪,苏丽,李平.基于“稳化生、扶正气、清瘤毒、调病络”理念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探讨[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8(5):45-47.

[4]苏丽,张兴龙,郑磊,等.消瘤止痛散外敷阿是穴治疗癌性疼痛临床观察[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9(2):32-35.

[5]王明琦,江海丽,张梅,等. 益气通络解毒方对晚期结直肠癌化学治疗患者的增效减毒作用[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8(6):25-27.

[6]杨晓宇,苏秀兰.炎症与肿瘤微环境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J].医学研究杂志,2018,47(6):6-10.

[7]周斌,张毅.慢性炎症微环境与肿瘤[J].临床检验杂志,2017,35(11):840-843.

[8]庞莉,袁刘,葛信国.肿瘤炎性微环境与中医阴阳平衡的关系[J].中医杂志,2018,59(21):1832-1835.

[9]任明名,王俊壹,程海波.中医药与肿瘤免疫治疗[J].自然杂志,2019,41(4):275-279.


本文摘自(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张锋利  李平(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科,安徽合肥,230038))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 首页
  • 投稿热线
  • 留言
  • 位置
  • 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