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性评价在中医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是对教学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对教学的实施具有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策略、确保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形成性评价是教学评价的一种形式,本文将讨论形成性评价在中医教学的应用效果。

近几年来,高等教育理念逐渐转变,越来越注重高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高等院校不断调整教育和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和综合考评,力求更客观、更真实、更全面的反应每个学生在所学课程中各个方面的水平。而形成性评价目前广泛提倡和应用的考核形式之一。

基金项目:山东曲阜孔子文化学院校内级[No.国际中医学院 2016002]-国际中和医派掌门杨建宇教授经验

传承项目

*通讯作者:Email:jianyu66@163.com

△传承导师:杨建宇  △指导导师:李杨

1  形成性评价的概念

形成性评价的诞生与发展为教学探索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和新方向。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assessment)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教育学家Michael. Scriven[1]于1967年提出,也称为形成性评估。随后由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B.S.Bloom)将其引入教学领域,成为现代教育重要的教学评价类型,促进了现代教育评价理论的发展。形成性评价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访谈及档案记录等方法,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能力和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和学生,从而促进教学双方的调整和改善,帮助形成更有效的教学过程。我国自1983年首次将形成性评价理念引进到教育领域。2007年,李井泉翻译Hershey S.Bell的题为“医学生教育中形成性评价的运用”文章将形成性评价引入至医学教学[2]。

2  形成性评价在中医教学中的应用

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构建形成性评价是一项艰巨而系统的工程,它的成效取决于教师对于整个评价体系的掌控,以及学生角色的重塑。社会在进步,医学在发展,以“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主旋律,医学人才的培养更注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知识和技能的获取不仅需要传授,而且需要学生积极思考和练习,从而将接收的知识技能转化为自己的能力,更需要学生以主体的身份参与到评价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因此要改变作为评价对象的学生的被动地位,应由师生共同参与评价,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回首当前医学教育的评价方式仍然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这种评价体系已无法适应当前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

近年来,随着教育理念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教师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所以人们越来越重视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在课程教学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例如,形成性评价在中药植物学教学中的应用[3],在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中的应用[4],在针灸推拿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中的应用[5],在中西医外科学教学中的运用[6],在经络腧穴学教学中的应用[7],在中药商品学教学中的应用[8],在中国医学史教学中的应用[9],在中医体质学教学中的应用[10],在中国医学史中的应用[11],在中医肿瘤学教学中的应用[12],在针灸学教学中的应用[13],在小儿推拿学中的应用[14],在中医诊断学实训课程中的应用[15],在中药教学中的应用[16],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17],在中医学专业生理学课程的构建[18],在高职医学教育中的运用[19],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探索[20],在中西医结合男科学课程中的探索[21],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优化[22],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中的应用[23],在免疫学教学中的运用[24],在《内经》教学中的应用[25],在物理化学课程中的应用[26],在生物药物分析教学中的应用[27],在中医院校护理专业临床营养学教学中的应用[28],在中医妇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29],在中医综合实验中的应用[30]。

教与学的过程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所以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也必须是一个动态开放的过程。形成性评价既是教学活动中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一个可以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都可以随时渗透实施的评价形式。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医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决策力和自主的终身学习能力,不能过度依赖于总结性评价,这样容易使学生更关注结果。形成性评价是一种注重过程的评价,关注学生发展的评价,这种考评方式注重对学习过程的指导和改进,强调评价信息的及时反馈,旨在通过经常性的测评和反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目前形成性评价在进行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有不同教师进行形成性评价时掌握的标准可能不一致,相对于学生数量而言,教师的数量相对不足等。形成性评价在医学教学中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形成性评价是有着诸多好处的评价形式,即使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问题,但是通过探索和努力都可以加以平衡和解决。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形成性评价的实施在高校势在必行。

3  结束语

综上,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多次对学生实施评价,注重及时反馈,用以强化学生的学习,信息反馈是其重要特点。与终结性评价相比,形成性评价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兴趣,带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得教学过程由“主动教”转变为“主动学”的过程,同时提升教师的授课质量等优点。形成性评价的建立与不断完善必将为实现高等教育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Michael S S. Beyond formative and summative evaluation.//McLaughlin M W, Phillips C. Evaluation and education: a quarter century[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1.

[2]李井泉.医学生教育中形成性评价的运用[J].中国全科医学,2007,10(4):285-286.

[3]林莺,林海燕,王樱霖,于京平,王斌胜.形成性评价在中药植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2017,15(1):11-12.

[4]梅雪,江华,张小莉,冯龙,孙颖,刘胜利.中医院校《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形成性评价教学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2017,15(1):15-17.

[5]卢岩,张永臣,任健,张晶.针灸推拿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中形成性评价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2017,15(5):10-11.

[6]周毕军.形成性评价在中西医外科学教学中的运用价值[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2017, 15(10):11-13.

[7]洪嘉婧,李慧璟,胡英华,刘明军,张欣,景宽.基于“教-练-赛-考”立体式形成性评价系统的经络腧穴学教学研究新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2018,16(3):18-20.

[8]张芳,张文钰,李峰,郭庆梅,刘红燕,胡晶红,张永清.形成性评价在中药商品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2018,16(5):12-14.

[9]刘琼,李成年,杨云松,王玲,孙易娜.形成性评价在中国医学史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2018,16(8):26-29.

[10]王济,杨正,侯淑涓.形成性评价在中医体质学教学中的实践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 2018,16(13):35-37.

[11]田艳霞.中国医学史形成性考核方式探讨与实践[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2018,16(17): 45-47.

[12]肖志伟,关洁珊,林丽珠.形成性评价与PBL相结合在中医肿瘤学教学中的应用和探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2018,16(21):32-34.

[13]王淑娟,苏妆.构建形成性评测模式全面提升针灸学教学质量[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 2018,16(5):33-35.

[14]王列,马铁明,王树东,曹锐,小儿推拿学形成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2017,15(21):39-41.

[15]马捷,李峰,关静,宋月晗,刘燕,吴凤芝,林炳岐,戴宁,于姣姣.中医诊断学实训课程形成性考核路径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2017,15(20):46-48.

[16]于京平,林海燕,王斌胜,于晓飞.形成性评价在中药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2017,15(14):29-31.

[17]陶怀,张波,周赛男,宋岚,胡梅.基于形成性评价的PBL法在中医八年制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2017,15(11):44-46.

[18]赵俊云,杨向竹,郭健.中医学专业生理学课程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2017,15(5):44-45.

[19]周毕军.探索形成性评价在高职医学教育中的运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2016,14(6): 19-20.

[20]李佳,朱爱松,尚德阳,杨芳.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形成性成绩评价的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2016,14(8):22-23.

[21]周青,高瑞松,周兴,王月.中西医结合男科学课程形成性考核模式初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2016,14(12):4-6.

[22]周毕军.以形成性评价为根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优化[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2016, 14(21):4-6.

[23]杨胜林,王志红,谢薇,高磊.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形成性评价构成要素初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2015,13(3):101-102.

[24]王俨,詹臻,张伟伟,佟书娟.形成性评价在中医院校免疫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2015,13(8):98-99.

[25]危玲.形成性评价方式在《内经》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2015,13(11): 121-122.

[26]徐飞,吴啟南,于慧,陈军,吕翔.中医药院校物理化学课程形成性评价的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2015,13(17):107-108.

[27]吴沁航,潘扬,刘学湘,吴薛明,曹婧.形成性评价在生物药物分析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2015,13(19):101-103.

[28]吕慧慧,乔漫洁,刘紫阳,裴兰英.形成性评价在中医院校护理专业临床营养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2015,13(22):101-102.

[29]余欣慧.形成性评价在中医妇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2014, 12(12):96-97.

[30]张建英,聂坚,梁玲.《中医综合实验》应用形成性评价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 2015,13(8):100-101.

郭瑞1  杨建宇2*△  李杨3△  赵凤玲3

1北京中医药大学西苑医院,中医内科临床消化硕士2017级;

2山东曲阜孔子文化学院国际中医学院中华中医药中和医派杨建宇京畿豫医工作站;

3北京知医堂中医门诊.光明东方医药研究中心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 首页
  • 投稿热线
  • 留言
  • 位置
  • 会员